首页 资讯 正文

云南民族博物馆举办“中华节·家国情”主题活动

体育正文 209 0

云南民族博物馆举办“中华节·家国情”主题活动

云南民族博物馆举办“中华节·家国情”主题活动

7月1日下午,云南民族博物馆(云南民族文化宫)举办“中华节·家国情(guóqíng)”——“七一”建党纪念日主题活动。来自昆明市(kūnmíngshì)西山(xīshān)区第七幼儿园、书林第一小学、西南林业大学、云南省杂技团、昆明市西山区福海街道办事处、昆明市西山区委(qūwěi)组织部等馆校共建单位党组织教师及(jí)学生代表、基层党支部党员共400余人参与(cānyù),共同开启这场红色文化与民族文化交融的盛宴。 活动开场仪式活动伊始,领导致辞强调此次活动对传承红色基因、弘扬民族文化的(de)(de)重要意义(yìyì)。随后,馆方讲解员(jiǎngjiěyuán)集体进行了爱国主义主题演讲,铿锵之声点燃现场气氛。全体人员起立,庄严奏唱国歌,激昂的旋律为这场意义非凡的红色之旅拉开序幕。支部共建单位(dānwèi)、馆校合作(hézuò)单位依次上台进行合作签约,标志着各方将携手搭建更坚实的合作平台,为后续开展多样化的文化教育活动提供有力的机制保障。 在主题参观环节,观众在讲解员的引导下,参观了红色主题展览与民族文化展区,一件件承载着历史记忆的展品、一幅幅(yīfúfú)生动(shēngdòng)的图文,让(ràng)大家沉浸式感受党的光辉历程与云南各民族的灿烂文化。 此间,AI换装民族服饰体验区尤为吸睛。展区(zhǎnqū)内(nèi),工作人员手持ipad邀请观众体验,现场用iPad精准采集(cǎijí)面部特征后,AI系统经过智能分析与处理,瞬间让参与者“穿上(shàng)”特色民族服饰在虚拟空间中(zhōng)体验制作云南美食,体验结束后,参与者可下载专属AI视频留作纪念。科技赋能的文化体验,让民族风情鲜活可感。 扎染红旗体验“党建六十秒”活动现场气氛热烈,主持人分发了1921-1949年建党至建国期间重要历史事件的(de)30张卡片,各小组迅速围聚讨论,仔细推敲事件顺序,交流声此起彼伏。在这一过程中,参与者们不仅强化了党史知识,更坚定了知党恩、跟党走的信念,从革命先辈的奋斗历程中汲取(jíqǔ)奋进力量。党员代表(dàibiǎo)还(hái)现场制作(zhìzuò)了红色心愿卡片,赠予幼儿园、小学的学生代表,一句句(yījùjù)真挚的祝福,传递(chuándì)着红色精神,也寄托着对下一代的殷切期望。 此外,活动中,观众还跟随白族扎染传承人(rén)学习传统扎染技艺,亲手染制迷你党旗,传统扎染技艺与红色文化在一一(yīyī)染一浸中完美交融,既传承了传统手工艺,又让红色文化以更鲜活的形式(xíngshì)深入人心。 张随江博士专题讲座活动最后,民族学专家张随江博士围绕“民族文化融合(rónghé)发展”主题进行了专题讲座。他结合云南实际,用生动的(de)案例与丰富的资料,深入解读云南各民族历史渊源、文化特色,以及各民族在中华民族大家庭(dàjiātíng)中的重要地位,让在场(zàichǎng)人员深刻认识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丰富内涵与重大意义,也为非(fēi)遗传承与发展提供了新(xīn)的思路。 作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(jiàoyù)基地、云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、云南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(gòngtóngtǐ)意识教育实践基地,云南民族博物馆(bówùguǎn)充分发挥示范作用,以此次“七一”建党纪念日主题活动为契机,通过沉浸式教育推动红色文化与民族文化融合传播,从党史学习教育到非遗(yí)体验,从文化传承到思想教育,活动的每个环节都(dōu)在充分发挥博物馆的社会教育职能(zhínéng),为传承红色基因、弘扬民族精神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注入强劲动力(dònglì)。 云南网记者 雷莹霞 摄影报道(bàodào)
云南民族博物馆举办“中华节·家国情”主题活动

欢迎 发表评论:

评论列表

暂时没有评论
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